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瓷王 > 第七卷瓷韵流风252章朝辩

第七卷瓷韵流风252章朝辩(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郑重向朱允炆提出了兴商和开放海禁的建议。这个时代的轻商观念非常根深蒂固,而且,“知识分子”和“官僚阶级”对于商人更是无比的鄙夷,对此,他尽管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但遭遇到的抵制之强烈,还是让他吃了一惊。齐泰、曹链之流就不用说了,就连徐辉祖、方孝孺和郭英等人也一起站出来反对。

满朝上下,只有吏部侍郎高巍、户部侍郎卓敬两人赞同他的观点。

一连三日,朝会都是在讨论此事。三人面对汹涌的抵制清流,不由面面相觑,苦笑不已。不管他们说得天花乱坠,但满朝文武就是不屑一顾。

到第四日上,朱允炆听着朝会上那滔滔不绝的反对之声,心里也打起了鼓。尽管林沐风已经在背后详细跟他讲了兴商和开放海禁的大利,但面对绝大多数朝臣的强烈反对,他也有些发怵。

林沐风暗自叹息一声,阻力之大超乎他的想象。既然如此,只能走一条权宜变通之道了。

柳若梅蕙质兰心,激动的情绪一过,便明白了孝慈皇太后的真正用意。不过,无论是对于她来说,还是对于朱嫣然而言,这种安排都是非常“体面”和“完美”的。

吕后知道自己女儿将要和她共事一夫,长期生活在一起,为了女儿的幸福,可谓是给足了柳若梅的面子。她甚至还命人将朱嫣然的仪仗弄了过来,把柳若梅风风光光地送出宫去。

柳若梅还没有到家,册封的诏书和圣旨已经到了林家。同时,也悄然在南京城中传播开去。一时间,这成为大明朝野上下最热门的谈资和话题之一。

林沐风心里也是有些感动。第二天,他与柳若梅一起进宫拜见了吕后,再三谢恩。而吕后又赏赐了不少礼物,还命内宫为柳若梅准备了一幅公主仪仗。

但就在大明朝野上下以为南平公主朱嫣然就要下嫁林沐风的时候,吕后和朱允炆却都没有了“下文”。林沐风明白,虽然他跟朱嫣然的婚事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但目前来说还急不得,因为,朱元璋驾崩还不到一年,此时不宜操办公主婚嫁。

他出班躬身一礼,朗声道,“皇上,臣有话说。”

燕王之乱平息,虽然朱允炆还对其他几个颇有势力的藩王心存忌惮,但在林沐风看来,他们已经不可能翻起什么大浪了,最起码,最近几年是不可能了。燕王的覆灭,对于藩王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震慑。

接下来,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方略,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消磨藩王的斗志,瓦解他们的势力,裁撤他们的护卫,各地藩王就不足为患。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将各地藩王都弄到京城来,一如齐王和燕王一样做无职无权的闲散亲王。

林沐风目下的精力,转移到“富国强民”的大计上来。他已经不再是几年前那个默默无闻的穿越者了,既然进入了大明朝堂,手里有了权力和能力,便想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以他穿越者熟知历史的的眼光来看,他认为,包括大明在内的古代中国之所以一直没有真正强盛起来,到了晚清甚至沦为西方列强案板上的鱼肉,与统治者重农抑商和自我封闭的国策密不可分。要想富国强民,第一步,就是要农工商并举,不仅要大力发展农业,还要给予工商业一个应有的社会地位。只要商业流通发达,国力必然强盛,而相应地,民生才会得到实惠。

这一日朝会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