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瓷王 > 第115章脚踩鸡蛋(求月票)

第115章脚踩鸡蛋(求月票)(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林沐风微微一笑,起身出坐向沈度躬身一礼,朗声道,“回大人的话,在下正是山东青州府生员林沐风!”

话音方落,场上顿起一片小声议论之声。或许林沐风还不知道,他自己在这京城之中,也成了一位响当当的名人了,一是因为柳林瓷行瓷器琉璃尤其是琉璃在京城的热销,二是因为朱元璋的下旨召见,最近以来,这位号称文武双全还擅长制瓷的秀才,与官军一起抗击白莲贼乱的“英勇事迹”经客商和某些官员之口早已传播遍了南京城,成为最热门的“新闻人物”之一。要知道,秀才文武双全且擅长工艺美瓷,居然还能跟官军一起并肩与白莲教逆贼作战,这在大明的历史上可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沈度眼角闪出一丝奇色,缓缓道,“你便是奉旨进京面见圣驾的山东生员林沐风?”

“正是。”

一侧,那两个端坐在案桌后面的两个翩翩佳公子,也纷纷打量起林沐风来,尤其是那个白衣公子。

解缙何许人也?明初有名的大才子,翰林院大学士。实地看到解缙,林沐风嘴角浮起一丝笑容,因为他想起了一首后人杜撰的跟解缙有关的打油诗:春雨贵如油,下地满街流。跌倒解学士,笑煞一群牛。这个摔跟头的解学士,就是解缙。据民间演绎,在他高中科举、接获喜报、按捺不住兴奋之情去通知诸亲好友时,因为下雨路滑,不慎摔倒。江西吉水县城里满街的乡亲,看到这位小个子大文人满身泥水、衣衫滚湿、踉踉跄跄、狼狈不堪的样子,竟轰的一声,像春雷那样惊天动地地大笑起来。

解缙摆了摆手,“肃静,肃静!下面,本学士向诸位士子介绍其他4位学士大人。翰林侍讲学士沈度沈大人,宋广宋学士……”

随着解缙的介绍,其他几位坐在金交椅上的男子都一一站起身来向一众士子点头示意。林沐风不知道这金陵诗会的规矩,这金陵诗会首创于皇太孙朱允炆,每年一届,今年是第三届。诗会上,士子文人聚会,通过几个环节的“考评”,层层进行选拔,最终选出一个文魁来。解缙就是第一届金陵诗会的文魁。由于有皇太孙牵头,所以每逢诗会,几位翰林学士都会来捧场,充作“考官”。在金陵,这金陵诗会又有“小科考”之称。

解缙微微一笑,唤来一个侍女。侍女手中捧着一个铜盘,解缙从铜盘中取下一副卷轴,展开朗声道,“第一题,楹联对。请看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能对者,请在案上写下下联并姓名来处。”

落座的士子们听了,个个开始绞尽脑汁地皱眉应对,全场一片鸦雀无声。林沐风看了这幅上联,也开动起自己的“脑筋”,思考起来。他虽然对楹联没有特别的研究,但作为一个崇尚国学的现代青年,他对此也并不陌生。这幅上联看似简单,真要对上来还真不容易。思之再三,他的嘴角慢慢浮起一丝笑容,眼角的余光左右“顾盼”了一下,看众人还在“苦思冥想”,便提笔写刷刷几笔写好了自己的下联。

“你这下联何以跟上联一样,你莫非是在糊弄列位学士大人吗?”沈度冷笑一声。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林沐风按照不同的声调抑扬顿挫地念了一遍,笑道,“回大人的话,这意思是说,年少时正是读书好时节却因顽劣不好读书,而年老时爱好读书却因为年迈体衰而不好读书。”

“妙啊!真是绝对!”白衣公子拍案而起,投向林沐风身上的眼神多了深深的赞许。

“然也,林生员妙对。”解缙鼓了鼓掌,场上也就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场上的解缙微笑不语,略略等了片刻的功夫,这才笑道,“好了,来人,去收答案!”

几个侍女将已经写好下联的士子面前的纸张收起,一一送到了解缙的手里。而那些没有对出的士子,则一个个面红耳赤地起身离座,站到了一侧。这样一来,场上就剩下了十多人还在座。

“请神来不请神来——对的勉强。”

……

解缙与几位学士一一做着点评,直到看到林沐风的答卷时,沈度霍然站起,缓缓吟道,“好读书不好读书——山东青州府林沐风,这是哪位所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