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崇祯有家店 > 第七十二章 蛇打七寸下

第七十二章 蛇打七寸下(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崇祯皇帝早就想明白了这一点,自己如果想改变大明的命运,唯一一点就是对士人开刀。

这一刀不但要开,而且要开的开的狠,开的干净利落,开的没有丝毫的犹豫。

文震孟见崇祯皇帝丝毫没有放过自己的意思,只好开口说道:“皇上,大明国税收不上来,原因很多,天灾频仍,战事多发,各地官员贪污严重,臣以为只要澄清吏治,定然能够将税收上来。”

那可是太祖皇帝的法令,谁敢提出更改啊?让士人纳税,说出这句话的人估计会被喷死。

崇祯皇帝看着文震孟,眼中闪过一抹失望,身子坐回到龙椅上,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怪不得大明这么多皇帝,他们信任的是太监,而不是这些所谓的忠心臣子。

藏富于民,这是文官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同时还有一句话叫做不与民争利,这一直是文官反对皇上加税的说法。好像皇上一旦征税,天下的百姓就不活下去了。

可是加饷他们不反对,因为加饷不是加在这些当官的身上,而是加在百姓的身上。

大明与其说是藏富于民,不如说是藏富于官,天下三分之二的财富都在官员的手中。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在大商人和大地主的手里,而且这些商人还都是读书人居多。

也就是说,他们是官员滋生的土壤,是天下士人的基石。

一旦增加商税或者矿税,那就是在和他们争利,谁敢乱动?

即便是文震孟这样的臣子,忠正耿直,敢于为民出头,可是遇到这种事情,依旧是免不了的退缩。

改革的事情,崇祯皇帝可以主持,但是一定要有人去冲锋陷阵,崇祯皇帝不准备用厂卫来做这件事情,那样的话名不正言不顺,阻力会更大,只有士人来推动。

拉拢一批士人,打压一批士人,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可是崇祯皇帝没想到开始就受挫了。

“文爱卿,朕那一日在城中遇到你,听你慷慨陈词,为国为民之心,让朕心颇感温暖。朝堂之上,放眼看去,大多是碌碌无为之辈,结党营私,鱼肉百姓,为国为民的人不多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开国的太祖制定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政策,那就是士人不纳税。这一项,将整个大明朝的士人给养了起来,让他们成为霍乱天下的根源。

制定这个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鼓励人们多读书,算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可是却变成了投机倒把的生意。

百姓将土地的所有权交给士人,逃避掉了国税,然后从士人的手里租种土地,租子要比国家的税钱低很多,这样一代代的积累,国家能够收到的税也就越来越少。

大明的商税也低廉的可以,是三十税一,如此低廉的商税,在加上官商勾结。很多商人在运输的过程中,直接打着官员的牌子,一路上畅通无阻,一分税款都不用缴纳。

朝廷没钱,皇上没钱,那说什么都不算了,无法调动自己的军队,给官员开不出饷银。无力赈灾,无力治理水患,无力修桥铺路,这样的皇上百姓会念的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