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高歌 > 145 救命稻草

145 救命稻草(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没料到,郑鹏超出了自己期待。

“谢皇上谬赞,微臣愧不敢当。”郑鹏学着候思良谦虚。

李隆基好奇地问道:“郑爱卿,这曲从何而来?”

“回皇上的话,这是微臣涂鸦之作,今日是第一次示人,有不足之处,还请皇上多加指点。”郑鹏恭敬地说。

果然是原创新曲,李隆基心中更是好奇,开口问道:“听钱公公说,郑爱卿刚进教坊不久,接受任务的时间也不长,这么短的时候内,就创作一首这么好的曲?”

郑鹏听到李隆基选节目的用途后,心中有数,安禄可汗来长安,来了就得走,以大唐对突骑施的看重,离别时肯定要送行,虽说不知是谁送,但这歌绝对应景。

就是抛去应景,这曲词绝对是一绝,因为它是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也就是胜券在握,郑鹏这才变得“狂妄”,让候思良先挑人,坐看他不要脸把好的全挑走也没动作,《送别》这首歌旋律太美了,又容易朗朗上口,小孩子记忆好,半天就能唱出来。

提前三天时间,其实主要是给那三名精通羌笛的女乐官多一点时间练习。

候思亮一直防着平康坊,因为郑鹏跟平康坊的关系很好,好到那些花魁主动放话,不要钱,赔上酒菜陪郑鹏一渡春宵也愿意,跟周会首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可千算万算,没想到郑鹏真正的人选,是在花芽堂。

诗作得好,字写得妙,这已经不知比同辈人好多少了,没想到在音律方面也这么有天赋,李隆基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在比赛前,郑鹏对音乐就是力量的见解,就让李隆基对他刮目相看。

郑鹏在后世,听过多过《送别》的版本,听来听去还是儿童版的最好,那纯净中带着稚气的童声,把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刚才候思良说自己投了五百贯,以他的家境和收入,嘿嘿,只怕要还很久很久了。

李隆基感叹地说:“难得,前面重拍,后面清唱在词方面又有一变,不错,不错。”

不虚此行啊,李隆基心里暗暗感叹道。

这次突然驾临左教坊,其实就是想看看郑鹏,到底是什么人,心里也暗暗有些期待,想郑鹏会写出一首好诗,这样自己又可改编一首不错的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