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卫国大军阀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世凯退位

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世凯退位(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袁世凯退出中南海,想要淡出人们的实现,等到国内矛盾平息之后,在谋划复出。作为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可是深通忍道,他将儿子袁克定一家送往东北,一方面袁克定确实不适合再在京畿地区露面,二也是通过儿子和东北的军阀搞好关系,为将来的复出募集政治资本。袁世凯卸任以后也看明白了,这年头,掌握军队的人才能稳若泰山。

(未完待续)

现在袁世凯的位置风雨飘摇,袁克定的“皇储”美梦也注定破灭。袁世凯发出的通告上更有子欺父的评语,使的袁克定的日子越发的艰难起来。袁克定不能想象,父亲下台后自己的下场会是怎么样。所以这个时期其实是袁克定最彷徨无助的时候,因为伪造奉天时报,鼓吹帝制的原因,袁大总统对他更是不待见。开滦煤矿总办的位置现在也被人诟病,下台是迟早的事情。现在的袁克定再也不想当什么皇储,只想保住自己荣华富贵。而这个时候秘密靠上来的暗刺人员就成为袁克定的希望。东北冯少帅的名头他也听说过,毕竟能够引起列强注意的地方势力,袁大公子也有关注。虽然具体的情况不清楚,但是以冯庸为首的冯家确实是东三省最大的家族。

冯庸承诺一旦袁大总统下台,会接袁克定一家去东北定居,吉林省政府保证给他安定的生活。当然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毕竟这个时期的袁克定因为袁世凯敕令的原因,国内外民众对他多有诟病。而出国生活也多有不便,东北虽是苦寒之地,但是物资还算丰盈,只要自己手中的财物不失,后半辈子富足的生活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袁大总统朝不保夕,他发布的任命也不一定被人看重,相信以袁克定的身份给咱们弄个蒙古督军或奉天督军的身份还是没问题的。至于后上台的政府承不承认,只要咱们有实力,他们不承认也要承认!”冯少帅早就看中了辽阔的蒙古大草原。与其便宜了俄国老毛子不如先让自己占了。以吉林黑龙江为前沿,以蒙古大草原为后盾,治安总队控制的地盘战略纵深就有了。而且控制辽阔的蒙古大草原对于俄国人的威胁大大加强。毕竟俄国和蒙古的交接处太广了,绵延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更是距离蒙古不远,可以说联系沙俄东西命脉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有一半的安全控制在了治安总队的手里,到时候在北方冯庸就占据完全的上风了。

至于奉天督军,冯庸虽然想得到,但想想却不现实。但是他不行不代表别人不行,他老子冯德麟可是奉天两大巨头之一,继任奉天督军是名正言顺的事情。毕竟现在奉天的形式紧张,张作霖的部队占据绝对的优势,冯德麟被压制的很厉害,虽然有治安总队的威胁,暂时全面爆发的可能性不到,但是先为自己老子谋夺好位,然后在名正言顺的梳理奉天的情况。至于张作霖的部队,消灭了不太可能,除非将二十八师全部集中起来,冯庸再拿出一般的力量协助才有可能消灭二十七师,但是需要多大的代价,就是冯庸自己心中都没底。既然消灭不现实,那就只有将张作霖逼走。以名号和实力将他挤出东三省。

袁世凯看到冯庸的条件时是什么表情不得而知,但是第二天,也就是三月三十日,民国政府发布东北敕令。

“调张作霖为察哈尔督军,二十七师驻地从奉天移驻察哈尔。““任命冯德麟为奉天督军,督理奉天军务。”

“调任黑龙江督军冯庸为蒙古督军,总督蒙古军伍。”

三条赦令发出,全国独立省份倒是没什么反应,毕竟在他们眼中,东北是苦寒之地,没什么人的。至于谁去做督军都没太大的关系。但是东三省的势力就一片哗然,虽然大家都知道袁世凯的政府即将完蛋了,但是现在不还没垮台的吗!也就是说他发布的命令很可能会得到后续政府的同意。这就让张作霖为难了,调出东北他是绝对不愿意的,毕竟他在东北经营了十几年,各方面的关系网都已经疏通,现在在奉天二十七师兵力占上风,拿下奉天省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民国政府也咦突然任命,一下子让冯德麟成为奉天名义上的主人,这就让张作霖再放奉天做什么都名不正,言不顺。这是张作霖不能容忍的。就在张作霖准备重礼打通北京关系的时候。一封通电让他喜忧参半。也让他的行动暂时停下来。

1916年3月31日,袁大总统发表退位诏书,洪宪帝国存在了九十二天之后垮台。和原本的历史想必,袁大总统多做了九天的皇帝。不知道是不是冯庸的蝴蝶效应的原因。不过虽然袁世凯的洪宪帝国存在的时间拉长了,但是历史大势并没有因为他在位时间延长而改变。

最终段祺瑞,黎元洪等北洋政府的巨头联合同意袁世凯的条件,毕竟连统治中国多年的满清皇室北洋政府都没有赶尽杀绝,更何况是“对民国有大贡献”的袁大总统。而且黎元洪和袁世凯有袍泽之情,段祺瑞、冯国璋更是袁世凯的心腹手下,如果他们对袁赶尽杀绝,被有心人利用,会成为他们的政治污点,对于他们将来接手北洋政府的权柄不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