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第三次机遇 > 第九十五章 循序渐进

第九十五章 循序渐进(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皙子,你又取笑我。”说罢,连自己都得意地笑了起来。

既然奕匡一系已认识到卖乖讨好的重要性,在官制改革方面自然不敢作梗,徐世昌动作极快,大政接二连三出台。

继邮传部被分拆后,农工商部成为第二个被分拆的机构,此部一直号称农工商,实则以工商为重,以农为轻。分拆后,单独设立农林部与工商部,农林部主要负责天下粮业、林业、畜牧业等,包括品种引进与改良、检疫、预防等多种花样,以汪大为尚书,祝瀛元、陈振光为侍郎,陈此时不过32岁,身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艺学博士年便由一介白丁历任奉天农事试验场监督、高等农业学堂教习而至侍郎,时人刮目相看,谓之鲤鱼跳龙门,际遇比科举时代中了状元还要突出。

工商部主要负责工、矿、商各业公司开设注册、登记管理、各官办产业经营等,徐世昌仍为尚书,熙彦满、周学熙分任左、右侍郎。周学熙在此次两开合并风波中,表现极佳,成功收回了利权,挽回了损失,超擢为侍郎无非示以奖赏。周学熙离任后,合并成功地开煤矿总办由孙多森孙家之侄接任。

除分拆外,新设内政部之举也颇引人瞩目。民政部原系巡警部改组而来,但事务又以警政为长,真正的民政之事比如赈灾、慈善、救济、卫生、消防等反倒经营不多。为明确职权,官制改革特设内政部掌管警政和政治团体管理事宜,以肃亲王善耆兼任尚书,赵秉钧和贝勒毓朗满分任侍郎。

杨度哈哈大笑:“事到临头还兀自强为,也罢,随他去吧。”

“皇上有什么交代?”

“皇上对今年完成过渡内阁一事极为焦急,要求还是先把官制改革一事推行下去……那桐的案子不是主要的,过几日便可见分晓。不过要等一等时机;大佬之事,烦请中堂继续维持,皇上吩咐说暂时缓一缓。”

“大概还要多久?”

“总该快了吧。”杨度似笑非笑,“按皇上的意思。过渡内阁成立之时,大佬应该……啊……哈哈!”

民政部则掌管社会事务与非政治社团管理,以沈殿林为尚书,钱能训和绍英满分任侍郎。钱系徐世昌在东北主政时的头号心腹,此次能成为侍郎,徐世昌的力荐功不可没。沈殿林系李鸿藻之子,虽名声昭着,但年事已高,过几年便要致休,舆论一致以为这是徐世昌为钱能训铺好了晋升尚书地通道。

徐世昌循序渐进地筹划着大计……第三次机遇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九十五章 循序渐进

这一声笑在杨度的脸上。甜在徐世昌地心里——奕匡是首席军机,自己如果不扳倒他如何能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在此一节上,他与岑春煊的立场完全是一致的。这封时间表,同样是他焦急等待的内容。不过在脸上却仍是满脸慎重。

“大佬经营多年,树大根深,还请皙子提醒皇上不可掉以轻心。”

“无妨!你看看那些人,哪个不是酒囊饭袋、以捞钱害民为能事的败类?说句真话,刀若是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保管比谁转变的都快。不信,官制改革一事便可见分晓。这番皇上还没把那桐怎么样,他们已经都软掉了。”

“皇上圣明。”徐世昌笑道,“以目下之情形,推动官制改革极为顺畅,绝无阻碍。”

“杨度先在这里恭祝一声徐总理,到时候开张了,相国可不要忘记派一个红包给我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