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恶明 > 第一百零二章 巨款和分店开业

第一百零二章 巨款和分店开业(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食肆的名头也是极为的有趣,在外面的旗杆上面挑着半枚放大的铜钱,铜钱下面就是三个大字“一点利”。

有精于算计的人算过里面那些吃食的价钱,发现利钱当真也就是半文钱,甚至还不到这个价钱,细细的算起来,若是在这里吃饭,省心省力不说,如果加上家中生活做饭的柴草钱,竟然还要比这里贵。

市井小民最是精于算计,这里既然如此的方便还省钱哪有不来的道理。第一天还只是有几个好奇的过来,到了第二天立刻就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了,每到中午和晚上都是很大批的人流在这里聚集。

忠信堂原本是两层楼,楼上是作为雅座来使用的,现在也被完全的打通,变成了颇为敞亮的地方,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在上面摆满了桌椅,在朝北的位置上摆下台子,请来了说评话的,赫然就是一个茶馆。

喝茶和小食也是便宜之极,这又是一个人流的聚集的点,不过周围原本心惊胆战害怕忠信楼开饭庄的人都是松了一口气,终于没有像是惠风楼那样直接蹦出来抢生意了,若是再出来一个,恐怕大家都是要去喝风了。

在明朝的时候,一直到万历年间才开始重视对商业税赋的收取,这也是后世臭名昭著的各种税监,矿监,盐监,收取上来惊人的银两,支撑了中华五千年最后一次的对外大规模用兵“万历三大征”。

在此之前,明朝的财政观念还是天下之用度尽出于田亩之中,农业的税赋还是主要的大头,没有什么人去注意已经极为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

所以陈氏叔侄会被收上来的银两感觉到无比的震惊和不能理解。第二个反应,江峰就没有猜到,那天陈贝和陈狗儿两个人在醇和楼的三层的一个雅座里面,陈贝噼里啪啦的打完算盘,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太监叔叔,压低了声音说道:

“算了算帐,居然要给那个番子分掉二万六千两银子,这件事情他除了出出主意,其余都是叔叔您老人家在那里忙碌,要不……“

陈狗儿已经是六十多岁的年纪,这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算是长寿了,也许是在尚膳监负责饮食,整个人都是白白胖胖的,脸上富态的已经快看不到眼睛了,也不知道是在那里睁开还是闭上。

可是这些人心中也是奇怪,忠信堂也就是现在一点利,后面的老板是惠风楼的东家,这个都是知道的,但是为什么只是开这种利润极小的食肆和茶馆呢,就是把这个地方租给其他人做生意也许还要好些。

“一天才有三两银子利吗?”

晚上听书的人都已经散去,伙计们在上面打扫完颇为狼藉的地面,都是急匆匆的到一楼去吃晚饭了,自从开业就是忙碌的要命,一整天不会有什么闲下来的时候,现在在上面空旷的二楼茶馆中。

过了片刻才开口说道:

“那个小番子倒是没什么,不过这件事情也许是张公公的意思,我听宫里面的人说,张公公在江西闲居的时候,很是拮据,也许是替他赚的银子呢,我们算是交一个朋友,犯不上把事情做的太绝,今后这些年的还会有进项,不用急在这里。”

江峰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分到手的银子,如果不是别人知道他的后台是张永,可能手里面一分钱也是拿不到。

整个京师都是在谈论腊月二十那一天的美食大会的时候,在南城原来是忠信堂的地方,一家食肆开张了,在原来的大堂现在改建的十分敞亮,一进大堂就看到两边分别的柜台里面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蒸食,馒头,包子,烙饼,还有各种用大盆装着的熟菜,等等家常的饭菜,这里都是应有尽有,上面用细纱笼盖着,显得也是干净敞亮。

屋子里面非常的暖和,中间的空地上摆着桌椅,两边柜台上的吃食,你若是买回家去,柜台后面的伙计马上那个蒲草编的包裹给您包好,若是在这里吃,买了之后,拿着一个木制的盘子,直接在这里吃就是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