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高官 > 626章气势、气度、契机

626章气势、气度、契机(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

省里高层权力的变更没有影响到市里的权力格局。《先锋》摄制组继续在新安拍摄取景,市委宣传部和区委宣传部组成联合工作组配合拍摄,市委书记周锡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指示由市委副书记韩维牵头负责居中调度。

这些没有对彭远征的日常工作构成干扰,进入5月份,建安区开始了建区以来的首次内部权力博弈。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熊伟廿敲门走进了彭远征的办公室,恭谨笑道:“彭书记,这一次干部调整的大名单出来了,您先审一审。”

说着,熊伟廿将一份大名单递了过去。

区里派来送沈洪为等人的面包车过来,樊常在挥挥手,悄然命人让面包车调头开走——再也不提这茬了,大家心照不宣了。到了这个时候,樊常在和莫出海心里才恍然大悟,难怪彭书记安之若素,原来是早有准备!

彭远征笑了笑,“如果一定要上,那就只要一个镜头吧。好了,记者同志们,不能在这里——这样吧,我们去东方小商品城取个景!”

……

彭远征在东方小商品城门口接受了央视和华夏青年报的专访。不到一分钟的采访,彭远征没有按照央视提供的采访“台词”去照本宣科,而是简单谈了谈自己对于如何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些认识和实践经验。

沈洪为带着采访团又在区里拍了两天,然后才离开新安返回京城。两天之后,央视在新闻联播上播出了关于建安区的新闻节目,占了接近两分钟的篇幅,应该说是相当重磅的新闻轰炸了。新闻标题叫“一个贫困县在改革开放中的浴火重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新安区进行了深入报道。

“这么快?组织部的同志们效率很高嘛。”彭远征接过来,笑着俯身仔细看了去。

而华夏青年报则把报道的视野放在了彭远征个人身上,在当天的头版上刊发人物新闻通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分成三个模块,纵深展现了一个年轻干部在基层排除千难万险抓改革、抓经济建设并见成效的成长历程。

央视与华夏青年报的联合宣传,让新安市和建安区的知名度大为提高,而彭远征本人也声名大噪。在随后一些中央媒体的追踪报道中,他被美誉为“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实干家和政坛新锐”。

彭远征再次成为舆论宣传的典型人物,热度持续升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符合国内当前改革开放号角进一步吹响的大环境,同时也吻合中央提倡的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精神。

进入四月份,在中宣部和文化部的牵头下,央视和东方电影制片厂联合成立《先锋》摄制组,准备拍摄一部以彭远征个人为原型和邻县涅槃重生走向经济繁荣为现实模板的主旋律电影。

消息传回新安,全市上下为之沸腾。就在京城来的摄制组准备开进新安进行实地拍摄的时候,中央调令下达,江北省委书记徐春庭被调任京城市委书记,省长侯念原接任,成为新的江北省委书记,而省长的人选出人意料地落在了另外一个人头上——省委常委、省城市委书记宋炳南被任命为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