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155章 逆袭(加更完成!求票中!)

第二卷大时代 第155章 逆袭(加更完成!求票中!)(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17米厚的城墙,即便是集中全师的火力想炸垮其中一处都不容易,再说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炮弹。难怪他麻麒就这么自大,把青海军的主力整整二十三个营都收缩到城内,他们是想据城死守。17米高、17米厚!这群***咋就把城墙修这么厚。”

站在指挥所内望着的远处的北城楼,北门上的树着的“澄波献瑞”的牌子在风雨天看来就像是在嘲讽自己一般,如果是平时,完全可以集中火轰击一处,或者慢慢的挖出地道,但是现在这两都不现实,后勤补给的路线太长,前者没有足够的炮弹,而后者受限于地质条件也不现实,这里的土壤松散、夹杂着石子,根本不挖不出地道,而且也没有足够的时间。

“暂时不管城墙,今天上午把南郊的凤凰山夺下来再说!拿下了凤凰山,西宁城外的南北高地就尽入我手,用大口径机枪、压制城头敌军,到时抽调突击部队给他们配上防弹衣准备强行攻城!就是不用爆破,我也要在两天内拿下西宁城!”

风雨天狠狠的拍了一下桌上地图,目中带着果断之意的说道,尽管西北军的作战原则上是优先依靠的火力,但是这一切受限于后勤等诸多因素,风雨天只能带着二十五师去打一场“传统”式的攻坚战。

当风雨天受困于面前这厚实的城墙而决定先攻凤凰山时,麻麒则带着一众青海军的官佐、管带望着北城外绵延的战壕,从望远镜里看到被炸毁的北禅寺,耳边也不再传来的北山的枪声,麻麒的脸色久久不能平静。

在烟雾渐渐淡去时,孙庆林如愿的看到穴口处几片黑影。

“再补两发榴弹!”

八月初的西宁,空中已经飘起了小雪,温度亦随之下降,城墙上的青海军士兵也早早的穿着上羊皮袄、戴上羊皮帽,依着墙垛的掩护,不时的望着位

于北关,尽管雪不大,但是却足以把大地覆盖,距离北关一公里外,数条绵延至西川河的黑线,那是西北军修筑的战壕。

从昨天直到现在西北军给依城而守的青海军上了一堂土工作业课,单人掩体向左右扩展绵延成战壕,战壕与战壕间以交通壕相连组成战壕防御体系。仅仅只是一下午外加一夜的时间,西北军就在北关构建数道完备的野战防御体系,土工作业一直都是是西北军的强项。

尽管谁都没说什么,但城墙上的所有人都知道。

“步三营完了!”

想着自己的步三营完了麻步元忍不住吞了吞口水,望着城外的西北军的战壕眼中带着无比的恨意,麻步元的侄子麻继权就在步三营之中,步三营完了那他肯定也是凶多吉少。

过了好一会麻麒才开口说了一句话来。

“夜里头枪炮就响了半个多钟头!哎!”

依在城墙上的上青海军士兵甚至可以听到数公里外的北山上传来的枪声,夜里北山的炮声足足响了一夜,而此时北山上的枪声已经稀落了下来,偶尔听到北风带来的阵阵密集的枪声,依在厚实的城墙上的青海军士兵都不禁会在心里为北山上的步三营祈祷。

“愿祖宗保佑!”

在掩体内的战士们望着一公里外的西宁城墙,看着高大厚实的的城墙,每个人的心里都用五味杂阵来形容,此时十余米高的城墙在所有人的眼中都如天堑一般,戏文、评书中关于攻城的惨烈描述此时纷纷出现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西宁的城垣,为明洪武19年修筑,明神宗万历3年、清康熙48年、清雍正11年及乾隆、同治年间为防范回乱而进行多次重修,墙体坚固异常。城墙周长10公里,分东西两城,城墙里外两面用大青砖包砌,中间夯以土石。城墙基宽17米、高17米,城墙设有19座敌楼,四面开门。城门上树有横匾,其中东门树“青海咽喉”,西门树“天河锁钥”,南门树“岚光迎旭”,北门树“澄波献瑞”。从城里传来的情报显示,早在两天前,麻麒便命令部队用土石彻底封死了四座城门,城门后至少有十五米厚的封土堆,根据情报,工兵那边认为爆破城门的效果不大,咱们也没有挖地道的时间。”

李既如指着的地图上西宁城地图说道,说话时嘴角带着些许淡淡的无奈,边防军不是没攻过城,但是却从来没有攻占过拥有坚固城墙保护的城市,更没有这方面的战斗经验,而战术教材上攻城战术,最简单的办法,一是集中炮火轰垮其中一处,第二就是城门或地道爆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