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回八三:从改姓开始 > 第二零一章 好奇心别太重

第二零一章 好奇心别太重(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能冒昧的问一句,你们大米卖多少一斤?”

对于这样的询问,牧山河犹豫片刻道:“这个可能不太好说!不是我不肯说,而是说出来之后,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毕竟,我的种植模式很另类。

现如今,农户还有国营农场种植水稻,往往都追求高产量。我这种复古的种植模式,肯定无法大规模推广。我的水稻不是不施肥,而是全部施自己堆的肥。

想必伱们之前也看到,农场养了不少梅花鹿跟香獐子,还有不少家禽。这些粪肥收集起来后重新堆肥,而后根据水稻生长情况,用堆积的肥料进行追肥。”

就眼下国内大米价格,跟牧山河出口的大米价格,肯定有非常大的差距。说的直白点,农场出口的大米,一公斤可以在国内买一袋。

相比林区百姓自家种的西瓜,农场种植的西瓜上市时间,明显要更早一些。之所以农场西瓜能提前上市,更多也是农场西瓜育种时间,会比普通百姓更早一些。

看着地里滚圆翠绿的西瓜,留在农场说要休假的许思文,同样也是馋的慌。可牧山河很直接的表示,这些西瓜还没达到最挂的采摘时间,让他耐心再等几天。

趁着西瓜尚未成熟,牧山河开始经常光顾温室蔬菜大棚。从省农校抽调的教授跟学生,如今已经入住农场的宿舍。对于农场提供的住宿条件,他们也非常满意。

最令这些师生高兴的,自然还是农场的伙食相当不错。而农校派来的教授,得知农场的耕种模式,更是不解的道:“你们种水稻,为何不施化肥呢?”

面对教授的询问,牧山河也很直接的道:“施化肥、打农药,确实能提高水稻的产量,甚至减少虫害。可农场的种植模式,跟普通农场有些不一样。

如果出口价格传出去,难保当地一些百姓会跟风。到时教的话,管理起来会很麻烦。不教的话,农户肯定心里会有意见。所以,有些事暂时还是保密为好。

即便到了后世,能遵行农场这种种植模式的种植基地,实际上也不多。除了出口赚钱补贴农场的开支,剩下农场种植的农作物,基本都是自产自销。

事实上,农场食堂目前供应的大米,都是农场自己种植的。这也是为何,很多吃过农场食堂餐的人,都会觉得农场蒸的大米饭很香。究其原因,还是大米品质更好啊!

鉴于林区这边,每年十月底就会开始下雪。到了九月份,气温便会开始下降。这种情况下,温室蔬菜大棚种植,也要开始育苗,为后期种植提前做准备。

我个人比较反感农作物用农药,因为我觉得打过农药的农作物,确实能减少病虫害。可相应的,这些农作物也会存在农药残留。虽然不会危险健康,但我还是不喜欢。

如果教授有关注的话,相信应该知道如今国外,已经开始推行并实施无公害绿色种植模式。这样种植出来的农作物,产量虽然低,但品质更有安全保障。

我们农场种植出来的水稻,能够通过目前最严苛的绿色无公害检测品质,而且品质跟营养指标,都远胜同类大米。事实上,我们种植的水稻,目前都全部出口。”

此话一出,教授跟前来实习的学生都惊呆了,直接道:“你们种的大米出口到国外?”

“是的!去年虽然出口的数量不多,却也达到十多吨。今年这些尚未收割的水稻,只要后续通过客户品质检测,那么今年出口的数量可能更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