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领主 > 第五百八十四章 军事总参谋部成立

第五百八十四章 军事总参谋部成立(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相当于后世的总参谋部了。

大殿上方,张强同魏无忌,周粥,张煌言,张名振,米林,黄韬等人针对各种情况展开分析,对自己华夏军的各种兵力和部署,调动都进行粗略的估计和分析,提出意见,几个人讨论之后,交给一旁的将领们分析,讨论,拿出方案,之后交给张强他们再讨论,将领们也参与解答和讨论,最后,发到下面的各级军官们讨论,拿出更加详细的方案和行军路线,物资到达时间,可能的延误,可能遇到的问题,完善之后,递交上面,上面审核之后,再交回他们手里,分割为数份更加详细的命令,制备成命令,下发出去,殿外的亲卫队护送命令到下面的各级部门,要是有需要交给中枢以外的部队的,由专门的军中信使,护卫队发出命令。

命令走驿道传达到各个地方的部队手里,部队调动,最后完成战役的准备和进行。

(本章完)

主要是兵部,守备司令部的士兵和将领需要调到各军野战部队,需要同兵部沟通,兵部调升,资料给内阁吏部一份,国防部认可,国防部备一份,否则,守备部队的调遣只需要再兵部过档即刻,军校学员从民兵,守备部队里面升迁也只是兵部管理的事情。

同样野战部队和近卫部队的调遣只需要再国防部过档就行,如果要调动到守备部队,退伍,安置到守备部队,民兵部队,就需要几方协调,走档案。

如今的调遣已经不是张强随便安排和插手就能办理的事情了,张强的日子又可以轻松一些了。

亲卫团和近卫部队之前的调配就是张强说了算,但档案得走到国防部,总之随着制度的完善,国家形体的形成,各种事情都需要按照正规手续办理。

所以以前张强的大都督侍从室出一个文件,发到部队,一名将领或者士兵马上被调动到相应岗位地方的时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即便现在出一个文件,调动某人,也需要先走亲卫团团部,然后到近卫军军部,再走国防部,国防部到兵部,兵部再下文给守备司令部或者军校,或者新兵训练总监司,或者民兵总部,或者惩戒营总监司,亦或者是内阁吏部,等等非常麻烦,需要走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最快速度也得三五天。

已经把水师提升为海军的时候,海军归国防部管辖,属于野战部队,亲卫团和近卫旅属于大都督府管辖。

但这些部队的训练和后勤,军官培养则属于内阁兵部,职责分明,但机构却庞大了很多,效率也有些低下了,筹划一场大规模的战略级别的进攻需要各部门都到位,然后从上到下发出命令。

命令在大厅里面转了一圈以后,会在下面的最终审核完成,分开,制备好命令,然后分成数份,一份存档在这里,一份报备兵部,一份报备国防部,一份报备大都督府内务府档案室,剩余的那份才会发到相关的下面部队手里,虽然时间也不长,人手足够,但也得半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从下达命令,到发出命令,这份命令光这个地方就要走半个小时。

这样的效率如果放在紧急的时候,可能会耽误事情,但在筹谋阶段,准备阶段却能完好,准确,包罗万象,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将战争工作或者战争各方面因素考虑的完完全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