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崇祯窃听系统 > 405 兵役

405 兵役(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种情况,在西北这边很少,在北方相对也少,最主要的是江南那边多。郑崇俭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一惊,该不会这事儿,皇上还想推广到江南那边去吧?

不过他作为一个实干派的文官,带兵打仗的,自然也看不惯那种娘娘腔的文人士子,然而,风气如此,就算是他,那也是无可奈何的。

因此,皇上要真得向江南推广,朝中重臣之子,皇亲勋贵之子,全都要遵守此项规定的话,那自己孙子也要这么做,也就无所谓了。

这么想着,他便向崇祯皇帝躬身奏道:“陛下所言极是,儒家子弟,其实皆是能文能武。只是到了后来,很多人一心只读圣贤书,却把先贤教导的其他东西给弄丢了。弱不禁风,何以为陛下效命!”

其他文官听了,有点诧异郑崇俭的反应。他们觉得,这事儿,不反对就是了。可总督大人为何还要如此赞成?

在崇祯皇帝的强势之下,郑崇俭不敢再反驳,他怕皇上又会提“投笔从戎”的事儿,似乎和眼前皇上的意思,还是有点相似的。这可是文人从武的经典,是被传颂的。

再者说了,秦汉时候,那时候也是全民皆要服兵役的。虽然秦汉时候和后世比起来,特别是从隋唐有了科举,经历过宋代之后,情况已经大大不同。可是,毕竟是有了出处不是!

与此同时,在他内心中又想想,皇上这道旨意,也不关他什么事情,没必要犯颜直谏。

因为大明官场上有规矩,官员必须异地为官,在大明西北的他们,就不是大明西北的人,因此,皇上这道旨意,和他们是无关的。既然事不关己,那就高高挂起好了。

在场的其他文官,也大都这个想法。

他们在想着,那些武将却乐得起哄,顿时一个个都向崇祯皇帝附和,表现出强烈拥护圣意的意思。

其他文官见了,就怕在崇祯皇帝的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便也都支持了。

崇祯皇帝听得微微一笑,如此一来,等到以后在大明都推广之后,既然大家都当过兵,那么世俗对武人的歧视,就会少很多了,有利于实施文武并重的治国方略。

至于那些武将,在经过最初的惊愕之后,心中其实不无期待,平日里那些文人对他们这些武将指手画脚的。呵呵,等以后他们当兵了,看他们还怎么说?

这么想着,他们甚至更期待那一天快点到来,他们就想看看,那些有功名的人当兵,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于是,就这么地,在场的文官武将,在崇祯皇帝的威望之下,没人再反对。

看着这道圣旨拟好,崇祯皇帝亲自过目,符合自己的意思之后,便笑着说道:“其实,当兵的好处也是多了去的。如今这个时候,保家卫国,守护自己的亲人,这个就不用说了。就算是和平年代,没有了外敌。可当兵也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还能锻炼意志,让人知道服从集体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扫视过堂下的这些文官,加重了语气说道:“总要好过那些文人士子整天无所事事,逛青楼,穿妇人衣裳招摇过市,是不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