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借天改明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又动劝降之念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又动劝降之念(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皇太极心里估算了下,发现昌黎城虽小,好像确实不是很好对付。就没再说什么,单独叫上济尔哈朗,转身回营。

这个时候,大汗的中军帐已经搭好了,皇太极坐在帐中,问跟随进来的济尔哈朗道:“上次朕从永平派来的人劝降没成功?”

“是的,那两人都被城上弓箭she伤,昌黎拒绝投降。”济尔哈朗回答道。

“那昌黎县令何许人也,你可知道?”皇太极一步步地了解情况。

济尔哈朗一怔,这个,还真不知道。

之前只是路过,并没有怎么在意这座城市。现在认真一看,才觉得这县城还真小(只有0.25平方公里)。比起之前见过的锦州,遵化和永平来说,根本就是两个档次的。

他身边的那些建虏头目也都感到奇怪,就这么一座城池,用了七千多大金jing锐,打了三四天,还打不下来?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闻讯赶来觐见大汗,皇太极没给他俩好脸se,看了他们一眼,问道:“为什么迟迟拿不下如此小的一座城池。难道离开了内应,就不会打仗了么?”

说来也是,坚决抵抗的明国城池,还都是靠了内应才被打下来的。而不靠内应的那几座城池,基本都是贪生怕死的狗官守着,一吓就投降了。

阿巴泰不说话,因为这次领军的是济尔哈朗,皇太极的亲信。

皇太极一看他那神情,就明白他不知道,于是,又问道:“前去劝降的那两人何在?”

济尔哈朗又是不解,大汗怎么尽关心这些鸡皮蒜毛的事情。他支吾着回答:“大概,大概在伤兵营。”

“大汗,这城池内的狗官不简单,里面的乡兵组织的井井有条,城池防守,一板一眼,皆有章法。我军中没有工匠,周围也无材料能打造攻城器械,因此只能以弓箭压制,云梯,登城,巨木撞门。”济尔哈朗知道这个时候阿巴泰是不会主动说话的,就自己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里面只有乡兵,有弓箭压制还打不下来,难不成区区乡兵的箭技还能压过我大金勇士的?”皇太极还没说话,和济尔哈朗平级,但年纪最小的和硕贝勒多铎抢先问道。

济尔哈朗不敢怠慢,多铎可是有实权的努尔哈赤亲子,而且还有一个有同样实力的哥哥多尔衮。因此他认真的回道:“那昌黎县令用了简单一招就破解了弓箭的压制。”

说到这里,他转身面对昌黎县城,用手指着城墙道:“大汗,各位贝勒请看,城头上竖着一排排的木排,正好挡住了墙上防守乡兵的大部分身子,因此只能从垛口处往上she,因此弓箭收效甚微。”

众人在济尔哈朗的指点之下,这才注意到了城头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都是明白人,一看之后,就知道了木排的妙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