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十字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西洋绞杀战(39)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西洋绞杀战(39)(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只要击败英美舰队,我们毫无疑问将十分安全,到时候想打想撤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小泽淡淡一笑,“英美和我们都只有这支舰队,谁占得上风,谁就占着整个战局的上风。但有一点不容忽视,只要我们占着纽芬兰岛一天,英加航线就休想恢复,丘吉尔已被封锁了2个月,他还能再被封锁4个月么?”

马沙尔满意地点点头:“容我向元首汇报并请求援兵。”

夜幕下发动进攻的并不只有马沙尔的航母编队,霍夫曼精心准备多时的黑科技部队同样强势出击,目标依然是佛得角周围的美军,而他们依仗的杀手锏就是很久都没有露面的hs-293反舰导弹。

在地中海战役一战成名后,hs-293仿佛销声匿迹了一般,再也没有大规模运用于实际战役。因为在德军内部的战役审视中发现,受制于现有hs-293的使用方式,要想取得重大战果困难很大,光保持现场绝对制空权就是个大问题。

但并不意味这这种新武器完全失效,霍夫曼认为其完全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并在视察佩内明德基地时提出了小改进方案和大改进方案两条改进思路。所谓小改进方案,是指变换使用场景,将hs-293的使用场景搬到晚上;而大改进方案则是变更引导方式,将hs-293从现有的人工精确引导改为自动精确引导。通过两个方案的改进,赋予其不一样的战术打击手段。

前者很容易实现,受虎式坦克“猫头鹰”系统夜间作战运用的启发,科学家们决心给重型轰炸机也配上这样的利器。支持重型轰炸机的一共有4台2000马力的发动机,完全可以提供更远、威力更强大的红外探照手段,这个探照灯安装在机腹位置,通过从上而下投射的办法,能实现6000米以上的探照距离。

后者的难度就要大得多,因为其成功的标志是需要给hs-293配上红外导引头科学家们发现无线电信号很容易干扰,而红外辐射不那么容易隐蔽,特别是海面上,机动能力越强、速度越快的军舰越容易辐射出强大的红外线来,对引导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红外引导头德国是有现成技术储备的,德国最初探索近炸引信时试验过多种引导头,其中就包括红外,但将红外引导头塞入小小的88mm炮弹或者128mm炮弹显然难度太高,所以一直不能成事,但这种红外引导头放在体型硕大的hs-293上就一点问题也没有,德军试验过多次,黑夜中使用效果非凡,甚至比白天的效果还要好。

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研制,新一代hs-293投入使用,为了与前代有所区别,型号改成了架me-264重型轰炸机撕开了漆黑的夜幕,朝佛得角方向扑来,他们没有任何护航战斗机,唯一能掩护他们的就只有浓郁的夜色,他们是几天前转移到加那利群岛的,按航程本来早就能够打击到美国舰队,但深知水平轰炸弱点的德军并不想浪费宝贵的出击机会,而是组成了独有的夜枭战队……(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