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娱乐星光 > 第三百二十五章 首日,两亿

第三百二十五章 首日,两亿(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是,与中国人做法不同的是,韩国人不但没有趁机引进更多的中国电视剧,反而在《还珠格格》播到一半时,就改到了深夜时段。随后,韩国三大电视台干脆联手“封杀”中国电视剧,所以韩国人在《还珠格格》之后就再没看过中国电视剧,更别说分清什么古装、现代装了。虽然后来也引进过《流星花园》,但也仅限于在有线电视台播放,收视人群非常有限。

有些韩国网民说,中国的电视剧常常出现穿帮镜头,所以不能通过审查。可是,“大长今”在切菜的时候,手上还贴着“邦迪”,宫女穿着高跟皮鞋,尚书戴着时尚手表。再看看韩国历史票房第一的《王的男人》,先不说他们把我国的京戏糟蹋成什么样子,单是戏子手上拿的扇子就叫人愕然,那上面写着:天下为公,孙文,汪正飞已经完全没的说了,大家彼此彼此,何必呢!

上月,韩国的电视台报道称:“中国政斧已经决定,今后全面中断对韩国电视剧的进口。尽管去年在中国放映的韩剧超过50部,集数超过500集,但中国方面以后将不对任何韩剧颁发播放许可证,已经通过审核的韩剧在播放时也开始受到限制。”

虽然说来的晚了一点,但是总算是有行动了,当时汪正飞还叫好呢,重生过的汪正飞等于是连续经受了两次韩流的袭击,一次也就算了,这两次实在让人受不了,电视里到处都是韩剧,而且除了偶尔几部精品之外,大多数都是垃圾,本来就受够了国内的垃圾电视剧了,现在国内的看完还不够还要进口国外的垃圾,真是没话说了。

韩国的电视剧出口每年达到六七亿美元,大部分卖给了中国和曰本。相反,韩国从来就不是中国娱乐业的主要市场——国内市场还忙不过来呢,谁也没那份心思跑去韩国发展。而在韩国,唱片业长期不景气,电视剧严重同质化,本土的娱乐产业僧多粥少。正当其众多演艺人员摩拳擦掌打算出来混饭吃的时候,中国宣布开始缩减购买韩剧的数量,如此重要的广阔市场面临萎缩,韩国人自然难以忍受,而双方民众对相似事件反应的冷暖不一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虽然说曰本票房市场很大,但是汪正飞却从来没羡慕过,市场大又怎么样,其中大部分不是好莱坞电影就是中国电影,曰本自己的电影才占了多少的比例,也就是说,这市场都白培养了,完全都给了外人了,这样绝对是一个国家电影人的悲哀。

而现在中国电影市场也是这样的,很多人都在叫嚣着,说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好莱坞是多么多么看重,先不说真假,即便是真的,那又怎么样,培养出那么大的电影市场,钱却全部给外国的电影公司给赚去了,那么这样去培养市场不培养也罢,中国人自己兜里的钱都给了老外了。

当然中国电影人自己不给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自己的电影人够给力的话,电影市场再大也吃的下,事实上,按照中国的人口,和实际上富裕的程度,就算中国电影再多一倍,也能完全吃的下,但是问题是观众是有钱的,别的不说,一年看几次电影的钱还是有的,但是不能老是拿一些残次品来忽悠人吧。

与其怪观众没有审美眼光,不懂得欣赏你的电影,不如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电影是多么不给力!

“在东南亚和曰韩的票房也是非常不错的,哈哈哈哈哈,东南亚第一天票房,狂卷了四千五百万人民币的票房,而在韩国《秦时明月》也力压同时段所有的韩国本土电影达到了三千万。”饶是高岩平时是一个很镇定的人,这个时候,语气中也带着几分极大的惊喜。

造成这种娱乐贸易严重不对等的原因,跟双方制造偶像的能力没有太大关系。如果赵薇当年趁机进入韩国市场,也许也会如rain在中国呼风唤雨一样,早就红透半边天了。但是,中国人对韩国市场从没像韩国人对中国市场那样虎视眈眈。对于韩国电影人的激动,一般的中国人可能不太理解,而且,大部分中国人对于这种不对等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文化上先天的优越感让中国人对韩国文化并不畏惧,韩国影视作品所推崇的传统道德其实都来自儒学,让中国人受到洗礼的只存在于时尚生活领域。相反,韩国人对此则十分敏感。很多中国人一辈子都不会想要去认识韩国文字,可是在韩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认识几个汉字,中学生的韩语考试里必须出现中国的四字成语,在填写大部分正式文件时需用汉字书写名字,这些也都隐隐触痛着韩国人。

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些韩国电影人的做法,还是多少影响到了汪正飞的情绪,对于他们会不会这么做,汪正飞心里也没有底。

“那些人自己没能力,就知道搞一些下三滥的手段!”高岩愤愤的说道,“实在不行我就动用家里的关系,让驻韩大使馆去给韩国政斧提交抗议书去,看看他们怎么说!”

“嚯,你还真是大手笔啊,用大使馆来帮你打官司!”汪正飞笑笑说道,不过他也习惯高岩的‘公器私用’了,高岩本身并不是一个很迂腐的人,如果是正当竞争,他也没脸回去求援,但是如果不正当的话,他也就没那么多的顾忌了,“不过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吧,韩国政斧也未必会支持这个提案!”

“我决定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靠我们政斧强力反击是不太可能了!”高岩说道,“咱先在国内造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哼哼,别说韩国人,我们国内的民族主义者就少了么?肯定到时候大家都站在我们这一边,到时候让我们抵制韩剧,拒绝进口,到时候韩国电视剧的那些人就不得不出面了,他们可不会管电影人是怎么想的,肯定也会想办法给政斧压力的,到时候就让他们双方去斗法去吧,让韩国政斧头疼去吧!”高岩嘿嘿一笑说道。

“跟你说,我刚刚得到的消息,今天,就在今天,韩国有一批电影人在首尔的政斧面前抗议,要求将《秦时明月—下》下档呢!”高岩说这话的时候,心情有点复杂,一方面,既是觉得很畅快,另外一方面也担心说,万一他们政斧真的为此限制《秦时明月—下》在韩国的上映的话,那可就糟糕了,虽然说高岩这次选择的在韩国的代理发行公司也是一间很强大的公司,但是如果是全行业都在反对这个事情的话,那么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可没那么强大的实力能和整个韩国电影人对抗。

“什么,不是吧!”汪正飞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问题可就大了,虽然说韩国在《秦时明月》上映的几个地区中票房看起来并不是最出众的,但是,尤其是等到全面票房统计的时候,往往都只占了十几分之一,但是蚊子再小那也肉啊,何况是可能过亿的票房,汪正飞还没那么大方说不在意就不在意了。

不过这些该死的韩国电影人还真是会选时间啊,想想也是,相比起韩国电视人的风光来说,韩国电影人是比较凄惨一点,韩国人虽然极其团结,一直抵抗外来的片子,但是本身狭小的市场就决定了,以民族电影当品牌的韩国电影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如果放在其他国家,这个到不用担心,即便是可能会受到打压,但是也不会太明显,但是韩国就难免了,在这放慢他们的前科可是很严重的。

其实在几年前,这种情况也出现过,曾有中国记者问韩国人如何看待中国文化,时任韩国文化观光部副部长的裴钟信避重就轻地说:“韩国人民喜欢中国的古装电视剧,比如《还珠格格》。”但是这话只说对了一半,韩国人的确非常喜欢《还珠格格》,它创造了当年的收视神话,就跟现在大街小巷的朝鲜族饭馆都叫“大长今”一样,当年韩国也冒出不少格格系列的小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