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玄门鬼葬 > 第十五章 脱出

第十五章 脱出(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怕的并不是尸体吓人的面孔,而是原来那古尸坐在棺里是直视前方。而现在,那具古尸,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将脸侧了过来。杨英瞅着眼前一双干瘪的眼眶,恍然间觉得魂魄都飞离出了自己的身体。恍惚中好像了看见,尸身的皮肤竟然变得有些红润的气色,还生出了一些细微的白色绒毛!

“师父!”杨英顾不得身后那具古尸会不会忽然扑跳起来伤人,便一个箭步窜了出去。

何问天与周云正在低头商讨如何出去,就看到杨英鬼哭神嚎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

二人立刻站起身来,不用想,棺木那边一定出现了什么异常。

何问天一把拉住杨英甩在身后,一手拎着铜钱剑就冲了上去。

杨英不看那具坐立起来的尸体,直接走到尸体背后的棺材附近。

只见棺材里有一些葬玉,金银饰物,并无任何奇怪的东西。杨英轻轻拿起棺内的玉枕,却发现玉枕之下有一块刻满文字的青铜小牌。棺木的主人为什么要把这块铜牌放在玉枕之下?这青铜牌上的文字又记载了些什么?

[葬玉]葬玉是专用于随葬的玉器,古人认为以玉敛葬,能够保护尸体。葬玉是指这类专门为保护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主要有玉衣、玉琀、玉握、九窍玉塞等。

玉衣:玉衣又称“玉匣”、“玉押”,即用金属丝线将玉片穿掇而成的尸罩,相传可保存尸身不腐,可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玉琀:玉琀又称“含玉”,是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玉琀各代形制不一,商周玉琀有玉蝉、玉蚕、玉鱼、玉管等,春秋战国时玉琀有玉猪、玉狗、玉牛、玉鱼等,大约任何较小的玉件多可充当口含。汉代以后大量使用玉蝉做琀,明初墓葬中还见有以小璧充作玉琀的。

话说那白毛僵尸在杨英转身逃走之际还未跳出棺来,只是扭着头用那双干瘪而空洞的眼眶直视着前方,似乎对外面的一切很是茫然。

玉握:又称“握玉”,是握于死者手中的葬玉。汉代常见的玉握是猪形即“玉豚”,其他如璜形玉器有时亦作玉握使用。

九窍玉塞:是指填塞死者的九窍玉塞,包括双耳、双眼、双鼻孔、一口、前阴、后阴等,目的是为了保护尸体,以防精气外逸。

杨英皱了皱眉,这铜牌要不要拿给师父看看?也许铜牌上的东西会有用呢。

想到这些,杨英就准备拿着青铜牌去找师父师兄,却忽然觉得好像有些异样。

待他一转头,不由得大惊!因为他看到一张干枯的面孔正面对着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