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第三次机遇 > 第三章 决不退让

第三章 决不退让(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非常感谢!”辛慈早已收到了德皇的有关训令,要求他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中国加入同盟国集团,如果能在远东拖住俄国地部分兵力,那就更好不过了——同理,收到这样训令的还有德国驻日本大使。

可惜,还没等他说出口,梁敦彦就关上了大门:“鄙国政府和皇帝对此次欧洲战争深表遗憾,同时坚决保证鄙国将恪守中立之道,决不加入任何一个交战国集团来反对其他国家,这种心情和立场希望能得到贵国的理解。”

这样还能说什么呢?辛慈知道这肯定是中国方面地最后答复,否则也用不着如此郑重其事地予以外交约见。

“当然,本大臣还有一事要与贵大使作私下沟通。”

“请讲,根据我们掌握地情报,日本方面有极大可能要依据‘英日同盟’来对德国表示敌对,同时将会将战争地矛头首先对准青岛……”

“听说日本主力舰队已经在开始秘密动员,恐怕来者不善?”程璧光没有将中国水面的日本舰艇放在眼里,眼光紧紧盯着海对面呢。

“等他们出来,咱们也差不多要缩回去了。”萨镇冰与程璧光会心一笑——作为冰计划的组成部分,海军之所以大张旗鼓地演习,目的是为了掩护两个子计划的实行:第一个是雷计划:在山东北面的渤海湾地区秘密布下大批水雷,这可是部署在中国领海之内地武器;第二个是黑计划,借着水面舰艇的掩护4从德国进口的潜艇从舟山港基地悄然驶离,奔向目标海域而去……

远东时4凌晨1点左右德国驻法大使府,宣布德法进入战争状态。在此之后,数十万第二帝国地精锐士兵已经在德国与比利时两国边境待命,静待着最后通牒所约定地12小时——上面规定,比利时要么让出通道让德国进攻法国;要么就首先遭到德国地进攻。时间流逝,阿尔萨斯方向,德法两国士兵已经交上了火,而德国的先头部队亦已抵达距离列日要塞近地不能再近的位置。

比利时从不敢奢望自己抵挡住德国人,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向英国人乞援——按照大不列颠一贯的国策,是不允许任何欧洲国家控制低地国家的。但12小时的交涉时间变成了英国人施展两面派手法的契机。英国内阁先是向比利时人做出姿态,表示英国愿意维护比利时的稳定和中立,劝说比利时人不要理会德国的最后通牒,另一方面,英国又不肯公开发布支持比利时的有关声明,而是要“劝说”德国。

12个小时一满,比利时固然不会答应德国,德国方面自受英国的劝说——德比两国便自然而然处于交战状态。84日深夜,大不列颠外交大臣格雷爵士以“德意志帝国政府置大英帝国政府再三劝告于不顾,践踏国际公约、悍然进攻比利时王国领土,毁坏其永久中立国地位。大英帝国政府为维护条约尊严,保护比利时王国独立和中立地位”为由。宣布自“公元1914年84日23起,对德意志帝国处于战争状态”。

“这个……”辛慈语塞,虽然他也设想过这种可能性,但梁敦彦这么确凿地讲出来,似乎太过于肯定了。

“谢谢贵大臣的提醒,鄙国政府与日本政府亦有很长时间地友好交往,想来……”

英国的参战揭示了欧战范围的继续扩大,不唯没有多少思想准备的德国方面乱作一团,而且连伦敦市场上亦乱作一团。

这个时候,帝国银行和中国银行两行的随从才不得不佩服张家璈的目光和远见,虽然期货市场仍然在节节攀升,但英镑却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贬值的过程,市场上最抢手地保值产品就是黄金、白银和美元。伴随这英国加入战争。伦敦政府宣布了对资本外流的禁令,所有的贵金属一律停止出口,所有大规模的外汇汇兑亦即行停止——但这已经晚了!在颁布禁令前的6个小时之前,张家璈已将最后一批从期货市场赚得的利润汇出了岛国。完全纳入了中国自己的金融体系。在这风云变幻的里,帝国政府收到了超过3000万英镑地>:入的40%——庚子赔款这口鸟气虽然还没有出尽,但已经挽回得差不多了。

当天中午。外务大臣梁敦彦紧急约见了德国驻华大使辛慈。

“大使先生,鉴于欧洲局势的突然变化,本大臣奉鄙国政府之命令紧急约见您。”梁敦彦是出身英美系统的老资格外交官,说起话来一板一眼。根本就不像从前奕劻、袁世凯把持外务部时地洋相百出,对方亦不敢小觑。

“鉴于帝国政府和德国政府的良好关系,同时更鉴于两国皇帝的亲密友谊。有些事情并不需要摆在桌面上公开阐明……”梁敦彦用慢条斯理的言语阐述了他地观点。“比如鄙国国防军海陆力量在山东境内的演练。虽然那一再有外交询问,但本国政府都以外交辞令答复之。现在我可以私下向贵公使坦率地说,这决不是针对德国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