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满唐春 > 414 新式道路(加更)

414 新式道路(加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生怕李二还有犹豫,刘远马上补充道:“皇上,此事不费国库一文钱,建成之后,税收还可以充盈国库,何乐而不为呢,微臣只需要皇上同意并支持,修筑新道所需要的土地,微臣绝不巧取豪夺,欺压百姓,而是用市价从他们手中购买即可,国家、百姓没有一文钱的损失,况且,微臣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试验。”

“试验?”李二好奇地问道。

“对,皇上,你想想,如果有那么神奇的路,我们可以修向洛州,当然也可以修往雅州、淞州等地,若是大唐多修这种神奇的道路,那么,到是运兵运粮,大大加快速度,调兵遣将更为方便灵活,光是节省路上粮草的损耗,就不可估量。”、

刘远的一番话,李二的目光一下子就亮了。

这话说得有理,可以用于民用,也可用于军用,如是全国都修筑了这样的道路,犹如给大唐这只老虎插上双翼,如虎添翼,很简单一个道理,例如从长安运送二袋粮食到到雅州,一路上人要吃、马要喝,每一天都在消耗,二大袋粮食,运送到目的地后,能剩三分之一就不错了,这也是古代那辎重兵动则以万计,主要是消耗得多,只能用基数来堆积了。

“绝不花费国库一文铜钱,不光如此,修成路后。微臣还可以上缴税款,充盈国库。”

“你要修哪里的路?你修筑的路。有什么特点?”李二一针见血地问道:“你想收过路费?”

刘远点点头说:“皇上果然厉害。一下子就猜出微臣的想法,没错,微臣想修筑一条从长安到洛州的硬道,这硬道的特点就是路程短、路况好,无论是阴天、雨天都可以畅通无阻,当然。这条道是私人修筑的,要想借路,就得付一定的路费,以作修筑、维护的成本之用。”

长安是京都。洛州就是洛阳,历史名城,是大唐第二大城市,很多重要的机构都洛州,有小东都之称,长安可以算是政治中心,而洛州可以说明经济中心,很多胡商的货品先运到长安,然后再转到洛州,最后通过洛州四通八通的官道水道,分散到大唐各地,政务、商务往来频繁,也可以说大唐最繁荣的一条交通运输线。

刘远想做的,就是想建立一条类似后世的高速收费公路,放在后世,这玩意简直堪比印钞机,赚得那个真叫盘满钵满,现在李二让自己的提条件以作补偿,刘远想到了“利”,马上就想到了“路”,路通财通,那银子肯定如猪笼入水,想少赚一点也不行。

李二兴奋地说:“刘爱卿,此话当真?”

李二一边敲着案几,一边饶有兴趣地问道:“你的想法倒也新鲜,有点像过河摆渡收费的感觉,买路钱也算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但是,长安至洛州,路程并不远,而且官道一直有人维护,道路畅顺、治安良好,你觉得,有免费的官道不走,却要付买路钱,走你的路?此外,另筑一条新路,沿途涉及到山地、田庄等,需要的土地甚多,耗费巨大,刘远,你是否深思熟虑?”

修路不是玩泥巴,需要涉及到的事情太多了,逢山开路,逢水架桥,每一样消耗巨大,有现有官道的情况下,那真是浪费资源,李二自然不希望浪费银钱。

“皇上”刘远胸有成竹地说:“此行是微臣想说明,长安至洛州,虽说官道不错,但是前朝所筑,破旧、弯道多,假日常堵,碰上官员出巡、仪仗开路什么的,更是一堵十数里,苦不堪言,而一旦下雨,路就被车轮压坏,一步深,一步浅,异常难行,随着长安的兴旺、胡商往来密切,己经难以满足的日常的需求,而微臣想修筑的,是一种特别的路,平整如镜、坚如磐石,马车行驶在上面,稳如泰山,即使在下雨天,亦无任何损毁,照常使用。”

“什么?这是什么路,你准备用玉石铺路?”李二吃惊地说。

刘远解释道:“非也,皇上,微臣准备用一种水泥的东西来铺路,此物初时如稀泥一般柔软,一旦凝结成形后,坚硬如石,介时微臣准备弃曲取直,路程缩短三分之一以上,而时间至少减少一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