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六百一十章 紫定

第六百一十章 紫定(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宋代艺术以“韵”为高,追求素雅,这也就是“备众善而自韬晦,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具深远无穷之味”的气韵。

正因为是流动的薄釉,因此烧造过程中的控制就极难,要控制窑变,达到釉色纯正,通体一致,光润美观的效果,难度极大。

因此这类瓷器当时烧造得非常稀少,存世就更加难得,一般都是以小件的盘碟碗出现。

而瓶、罐之类的瓷器存世极为稀少。

这是一件高度达到了三十多厘米的大件,准确名称应该叫做北宋定窑紫金釉暗刻唐草纹大梅瓶。

然而这个瓶子的釉色却一点不素雅,整体施酱色釉,外表泛黄,明明是一件瓷器,却给人一种铜器的感觉。

两道光束短暂地在瓶子上会拢之后,又默契的移开,扫到了别的瓷器上。

瓶子的卖家是一名老者,穿着一件蓝布衫子,里头是一件红背心,下面是犊鼻裤加布鞋,一脸地愁苦相:“两位老客,要看上啥了,咱划划价。”

周至并不老,却被称作老客,所谓的划价,其实是老时间里这行当的交易方式,就是拿袖子将手拢着拿手指在私下里谈价钱,不然外人知晓。

现在虽然都是直接聊价钱了,但是老者还是用的老时节里的行话,只能说明这位是在这一行里待久了的人。

遇到这样的老手就没办法了,周至沉吟了一下,直接将这酱色的梅瓶拎到了面前,打开手电细细观察了起来。

另一边马爷也没闲着,一样拿手电照看。

梅瓶上还暗刻这花纹,器身以弦纹分了五层,口沿处剃划草叶纹;肩、腹及腰身处满刻唐草纹,工匠有意忽略了唐草的枝干,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花叶的柔软舒展,相信在白天的时候一定会非常的漂亮。

从瓶口就能够看得出来,釉层其实很薄,底胎是白瓷胎,烧造的时候釉料向下垂流,以至于露出了洁白的胎骨。

这是当时的烧造工艺造成的缺憾,瓷胎固釉能力偏弱,高温下釉面会融化流动,在停火后会渐渐凝缩,最终烧出的瓷器釉色会如同同时期的官窑汝窑那般,没有后世瓷器那种玻璃般的明亮浮光,釉色充满玉质的莹润感,光泽含蓄,有一种淳厚质朴之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